2024年,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体育工作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体育活动与竞赛体系,全面提升体育工作质量。现将本学年体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1.新课标大单元教学实践。依据“学、练、赛、评”一体化要求,构建篮球、田径、花样跳绳等单元课程体系,每单元持续6-18课时,强化技能系统性学习。
2.创新教学方法。鼓励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运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提升课堂趣味性与互动性。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和运动监测软件,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科学的运动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二)特色课程与活动拓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1.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严格执行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制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除传统的广播体操、跑操外,还加入跳短绳,阴雨天气的室内操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2.开设校本课程。开设跳绳、羽毛球、田径、篮球等校本课程,覆盖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3.举办春季体育季课程。项目涵盖师生拔河、长绳、短绳、篮球等,时间跨度2个月。参与度高,积极性强。秋季全员运动会主抓学生体质提升,以学生体质测试项目为依托,全员参与,共同提升,学生参与率达98%以上。开展班级“跳绳挑战赛”等主题活动。
(三)完善体育竞赛体系,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1.构建校际竞赛网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竞赛,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本学年,我校女子篮球队多次外出参赛均获得骄人成绩:“2024年山东省三人篮球锦标赛”冠军;“山东省篮球锦标赛”冠军;“山东省初中篮球锦标赛”亚军;“第二十届中国初中篮球锦标赛”第六名;“全国14青少年篮球联赛”第五名。我校毕业学子王家绘作为绝对主力代表中国队在杭州亚运会女子三人篮球赛中勇夺冠军,是临沂市第一位代表中国女子篮球队参加亚运会并获得冠军的选手。展现了我校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
2.加强课余训练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课余训练计划,选拔优秀体育苗子,组建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等专业训练队伍。配备经验丰富的教练团队,加强训练过程管理,注重运动员的体能、技术和心理素质培养,为学生在更高水平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四)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加强教师培训学习。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包括新课标解读、教学技能培训、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等专题培训,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本学年,共有18名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及市直教研活动发言和经验介绍,效果良好。
2.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本学年,加大对体育教师理论的培养力度,通过外出学习和请专家到学校讲座学习,通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不断探索体育教学改革新路径。
(五)加大体育设施投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1.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2024年对地下篮球馆进行装修,购置了种类繁多的运动器材;新增体测设备,新安装单杠6套,为学生的中考奠定了基础,对足球场进行修缮,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
2.加强设施管理维护。建立健全体育设施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场地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体育设施安全、正常使用,为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1.强化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监测、评估、干预和评价,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肥胖、视力不良等问题进行预警和有针对性地干预。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
2.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让家长和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上午、下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不足,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不够明显。
2.体育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教师教学和训练任务繁重,影响教学和训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体育教师学习理论知识不够深入,科研课题不够重视,需加强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并努力提升组内老师的科研能力。
3.体育社团活动经费有限,制约了社团活动的深入开展和竞技水平的提升。
4.受限于场地和器材,我校其他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实施还存在一定难度。
(二)改进措施
(1)加强体育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通过家校合作,共同督促学生坚持体育锻炼。
(2)积极争取编制,补充体育教师队伍,合理安排教师教学和训练任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
(3)积极向上级申请经费,加大对体育社团活动的经费投入,完善社团活动保障机制。
(4)积极开发角落场地和对场地需求不太大的运动项目,保证学生活动强度、密度和积极性。
2024年,我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