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体育美育>>美育评价>>正文
临沂第三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
2025年06月06日   临沂第三十五中学网站 审核人: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工作的核心载体,在塑造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及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的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能陶冶道德情操、培育民族情怀,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将我校2024-2025学年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位统筹谋划,健全艺术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将艺术教育置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位置,深刻认识到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中的关键作用。基于“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并重”的育人理念,学校将艺术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

在实践层面,学校通过常态化开设美术社团、合唱社团、书法兴趣小组,定期举办元旦文艺汇演、班级合唱节、校园歌手大赛及书画创作活动,构建起多元立体的艺术实践平台。目前,已逐步形成“课堂教学筑基、课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浸润”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模式,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二、科学设置课程,筑牢艺术教育根基

我校严格遵循教育部门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系统开设《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等艺术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制定课程计划,每周固定安排音乐、美术、劳技、传统文化课程各1课时。同时,建立以过程性考查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严格把控教学质量,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奠定坚实基础,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为保障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着力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配备17名专职艺术教师,其中8名美术教师、9名音乐教师分别承担七至九年级的教学任务。专业师资的充实,为艺术课程的规范化、专业化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育质量提升

学校不断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持续优化教学质量。教务部门参照专业课程管理标准,对艺术课程的教材选用、教学大纲编制、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进度把控等环节进行严格规范,确保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五、丰富课外实践,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延伸。我校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依托各类艺术社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元旦文艺汇演、班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才艺展示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广阔舞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六、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浓厚艺术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艺术文化环境建设,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楼文化墙、宣传栏、走廊等公共空间,融入艺术元素,打造出充满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艺术魅力,接受艺术熏陶。

七、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为调动师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公示与奖励制度。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并公开,主动接受师生监督。同时,对在各类艺术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个人、班级及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了良好的激励导向,有效激发了师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热情与创造力。

关闭窗口